发布日期:2025-04-22 09:01 点击次数:187
文徵明的《品茶图》轴,以纸本设色绘就,纵142.3厘米,横40.9厘米拳交,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。
此作创作于嘉靖辛卯年(1531),时年六十二岁的文徵明以细密笔触记录了一场山间茶会。画面中,草堂临水而建,苍松如盖,小桥横跨溪流,远方一东说念主正慢步赴约,而堂内主客二东说念主对坐,茶壶、茗盏、书卷参差于几案,茶寮内鲁钝俯身煽火,泥炉砂壶间水汽氤氲。
黑丝足交画中题诗“碧山深处绝纤埃,面面轩窗对水开”点出茶舍选址之妙:鉴别尘嚣,四面轩窗齐纳山水之景。谷雨时节,新茶初采,茶汤快活之际,友东说念主陆子傅(陆师说念)来访,二东说念主汲泉煮茗,谈诗论说念。这种场景不仅是文东说念主糊口的缩影,更折射出明代士东说念主对理思栖居的追求——茶舍需“构以小房相傍山斋,内设茶具,教一童专主茶役”,方能在长日清谈中觅得精神清闲。
画面细节中藏着期间密码:茶具的摆放显露壶泡法已流行,一壶两杯的成立与明代茶书《茶说》纪录的饮茶边幅相投。而鲁钝煮茶的身影,恰似时光的泛动,将不雅者引入一个静谧的午后,茶烟褭褭,松风入耳。